|
2020全国科技活动周武汉市园林科学研究院市民园林学校科普公益活动 |
发布日期:[2020/8/27 10:22:48] 本站原创 佚名
【字体:大 中 小】
|
闻香识草,品芳怡情。8月25日,值2020全国科技活动周(8月23-29日)20周年之际,武汉市园林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园科院”)举行“寻香疗愈—认识身边的芳香植物”科普公益活动。35名来自青山区钢都管委会及东兴社区的社区工作者及志愿者,作为战疫最美社区逆行者代表,受邀参加此次活动。
活动当天,园科院园林专家带领社区工作者及志愿者们,课堂学习芳香植物相关知识,DIY香囊,在聆香制囊中,品味悠长的芳香文化;户外用五感现场体验芬芳,在弄花寻香里,感受神奇的园艺疗法。让芳草走进生活,用馨香滋润心田。
“大家日常生活里,接触过芳香植物吗?”“有谁知道五香粉是由哪几种香料物质组成的?”园科院大教室内,园林专家李娜以提问互动的方式开启本次芳香之旅。“芳香植物为一类能散发芳香物质的特殊植物,兼有药用植物和香料植物的共有属性;芳香植物还具有营养性、色彩性、抗氧化性和抗菌性几大特性;这些特性决定了芳香植物广阔的应用空间,与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密切相关。”李娜对芳香植物的专业阐释,大家反应冷淡,一脸懵。随后,李娜通过PPT课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大家一一介绍日常生活中用到的芳香物质,让大家眼界大开。“原来我们平时吃的香菜、用的牙膏、喝的茉莉花茶、喷的香水,里面都含有芳香植物成分。”大家边听边小声议论。“香水中有的还含有迷迭香成分,迷迭香有镇定安神作用,还能增强记忆力,以后可以尝试用用这种香水。”来自钢都花园125街坊的邱女士与同座老伴轻声商量说。专家李娜近40分钟的课堂讲授,丰富了居民们的芳香植物知识,也让大家明白了芳香植物具有疗愈功能的缘由。
制作香囊环节,大家能零距离接触各种干花香草,兴奋不已,跃跃欲试。活动现场,分组提供包括茉莉花、玫瑰花、薰衣草、柠檬草、薄荷叶、迷迭香等在内的10余种香味干料,大家根据香料不同的功效及个人喜好,选料装袋,完成制作。“作为芳香文化载体的香囊,除了具有驱蚊、消暑、防疫功能外,还是爱情的信物。”为印证这一点,李娜又告诉大家,8月25日恰逢七夕节,家住钢都花园125街坊的3对年长夫妻特地赶来参加活动,战疫时,他们作为社区志愿者并肩参与服务,如今他们要用两人合作特制的专属香包,来见证爱情的日久弥新,也享受疫情之后轻松愉快的闲暇生活。
百“闻”不如一见。楼前广场合影后,大家迫不及待来到芳香植物种植区,一睹芳容。园科院资深花卉专家刘宝勇手把手教大家用轻抚、揉捏的方式闻香识草。在刘老师的带领下,大家纷纷通过五感现场体验实践,识得迷迭香、藿香、艾、鼠尾草、香茅、紫苏等10余种芳香植物。“炎炎夏日,园林专家带领我们在芳香植物圃地里抚绿嗅香,让我们在大自然中,乐享园艺福利,真好!”钢都管委会带队负责人李云菲由衷地向园科院工作人员表示感谢说。
弄花香满衣,碰香神自闲。活动最后,大家每人获赠一盆碰碰香盆栽植物。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看着大家载香而去,依依不舍的背影,作为活动组织方也不禁感慨芳香疗愈之力,“炎天犹觉玉肌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