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院内新闻
行业动态
通知公告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武汉府河越冬鸟至少108种 已达“国际重要湿地”标准
发布日期:2016-03-04 11:47:03 来源: 【字体:

武汉府河越冬鸟至少108种 已达“国际重要湿地”标准

近年来,府河湿地生态保护完好,环境不断改善,吸引大批野生保护鸟类来此越冬

武汉府河越冬鸟至少108种 已达“国际重要湿地”标准

琵嘴鸭

武汉府河越冬鸟至少108种 已达“国际重要湿地”标准

罗纹鸭

武汉府河越冬鸟至少108种 已达“国际重要湿地”标准

小天鹅

武汉府河越冬鸟至少108种 已达“国际重要湿地”标准

灰雁

    冬季府河壮观的候鸟群,一直是武汉一道独特的景观,究竟有多少种野生鸟类在府河过冬,一直难以说清。昨日为世界野生动植物日,武汉市相关部门首次通过照片鉴定的方式,公布府河至少包含108个鸟种,并表示,单就鸟种这一标准,府河湿地已达到国际重要湿地的标准。

    江城爱鸟人

    严冬苦守拍下珍贵影像

   迄今为止,共收到近千张府河湿地鸟类照片,经专家审定,初步入围鸟种记录照片约266幅,其中至少包含了108个鸟种。同时,首次记录下豆雁7047只、灰雁2132只,初步盘清府河鸟类家底。

    这些精美照片包含小美洲黑雁、大红鹳、大天鹅和红颈苇,它们都是近年来在武汉鸟类名录中新出现的鸟种;而东方白鹳、白鹤、小天鹅、大天鹅、白琵鹭、青头潜鸭等,均为国家一级、二级保护或珍稀濒危的野生鸟类;此外,还包括豆雁、灰雁、鸿雁、小白额雁,以及绿头鸭、赤膀鸭、斑嘴鸭、琵嘴鸭、针尾鸭等雁鸭类主要品种。

    留下这些珍贵影像的,都是来自江城各行各业的爱鸟人。如网友“风啊风”于去年11月在府河湿地成群的豆雁、灰雁中,识别出一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天鹅的身影,并及时用相机记录。这一偶然的发现成为了大天鹅曾经落脚武汉的唯一证明。

    市相关部门负责人程本泽称,这些照片得来不易:冬天下雪时,拍摄者要在府河雪地里蹲守几日才会有所收获;数清豆雁和灰雁数量时,需要靠肉眼核对,常常流着眼泪也不敢眨眼,生怕看漏了。这些来自武汉鸟友的珍贵影像记录,将作为历史档案永久留存,作为府河湿地生态现状的重要资料。

    府河湿地

    符合“国际重要湿地”2项标准

    通过照片鉴定可以证实,在府河经停、越冬的豆雁、白琵鹭、黑鹳、雪雁等品种,均超过了各自在迁飞路线上种群总数的百分之一。而自2009年以来,府河湿地多次记录到青头潜鸭这一国际极危物种在此越冬。2012年以来,连续监测到鸿雁这一国际易危物种。前几年,还有白鹤、卷羽鹈鹕等国际受威胁物种在此越冬。

    程本泽称,以上数据充分说明,府河在鸟种上已达到“国际重要湿地”标准。他介绍,国际重要湿地标准包括两大组9个小项。任何湿地只要符合国际重要湿地指定标准中的一项,就可被视为国际重要湿地。府河湿地符合其中的“标准2”,即“拥有易危、濒危和极危物种或受到威胁的生态群落的湿地”;还符合“标准6”,即“正常状况下维持某一水禽物种或亚种之1%的个体数量的湿地”。

    在程本泽看来,“府河湿地能吸引鸟类聚集,是因为它生态保护完好,水草丰富,禽类较多,形成了禽类吃小鸟,小鸟吃小鱼小虾,小鱼小虾吃水草,水草养水,水供禽类生长的完整食物链”。

    更与其他湿地不同的是,府河是全国少有的距离市中心半小时就能到达的、保护完好的湿地,它处于武汉六大绿楔之一的府河绿楔,距离天河机场较近,开发密度较低。虽不是具有行政区划的湿地保护区,但府河湿地却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和保护,并已建立日常巡护保护机制。

地址:武汉市青山区和平大道1240号 邮政编码:430081 鄂ICP备10204082号 安备案号: 42010702000112
Tel:027-86532269 E-mail: whylky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