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单位概况
单位简介
组织机构
资质荣誉
园林科研
科研团队
科研课题
成果展示
获奖情况
科技服务
成果推广
产品研发
技术支持
教育培训
园林科普
科普活动
科普知识
绿色驿站
党群工作
党群活动
联系我们
我院地图
各部门联系方式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院内新闻
行业动态
通知公告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院内新闻
2019全国科普日――武汉市园林科学研究院市民园林学校
发布日期:2024-04-08 08:46:00
来源:
【字体:
大
中
小
】
“我的生态瓶—微缩诗意世界”科普公益活动
一瓶一世界,微景微自然。9月15日上午,值2019全国科普日活动周之际,武汉市园林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园科院”)邀约20余名中小学生,参加园科院开展的“我的生态瓶—微缩诗意世界” 市民园林学校科普公益活动。园科院园林专家梁玉婷带领学生们学习生态瓶相关科学知识,探秘生态瓶中生物共生之道,体味生态瓶里的诗意之美,乐享生态瓶制作慢生活。
“大世界里有什么?”“什么是生态?”
“大世界有花草、各种动物、阳光、水……”“生态是生存的状态”,随着园林专家梁玉婷的课堂互动提问,生态瓶科学探索模式瞬间开启,学生们争相举手发言,课堂气氛及其热烈。梁玉婷老师针对同学们的回答,循循善诱分析、归纳说,地球就是我们生活的大世界,大世界里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和非生物(水、阳光、空气、土壤……);非生物的物质如水、空气、土壤和能量是生物生存的自然环境即自然界,生态就是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正如人离不开水与空气,大世界里生物与非生物互为依存、相互制约,在一定空间内构成统一整体,即生态系统。
随后,梁老师通过PPT,展示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图片,进一步讲解生态系统的成分组成及各自所起作用。大家对照图片厘清了生态系统中各种关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所以是生产者;动物呼吸要消耗氧气,因此为消费者;微生物能分解粪便等有害物质即为分解者。
“生态系统的范围可大可小,自然世界可以看作最大的生态系统,大家观察一下我们上课的教室有较小的生态系统吗?”梁老师抛出的问题立刻使课堂气氛又活跃起来,同学们的目光瞬间集中在前台桌面上摆放的种有绿植的两个敞口玻璃瓶。“这就是两个不同的生态系统,也是两个生态瓶”,她手指着玻璃瓶说,其中一个,植物处于水环境,还有小鱼浮游,因而是水生生态瓶,另一个,绿植栽种在土壤中,所以为陆生生态瓶。
专家梁玉婷通过大小生态系统类比,使学生们理解了生态瓶就是一个人工模拟的简单生态系统,它能反映出这个小空间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实操环节,学生们兴奋不已,跃跃欲试。实操所需素材活动前已备好,包括营养土、细沙、石子等介质,各种水、陆生植物,小鱼,造景小玩偶等。按要求学生们现场每人用自带的玻璃瓶完成一个水生生态瓶。来自第四十九初级中学初一学生罗志成根据梁老师提示:先在瓶体底部铺上约2公分厚的细沙,再放入挺水植物旱伞草、 ,用小白石固定植物,沿瓶体边缘缓慢倒入隔夜水,增补适量沉水植物金鱼藻,水体静置10分钟,最后移入小鱼,一个灵动的生态瓶即刻展现在眼前。“瓶里的鱼儿靠绿植的光合作用获得食物,吸取氧气,其排泄物由微生物分解,这样不添加任何外物小鱼就能活下去,是吗?”学生罗志成疑惑地看着梁老师问。“回去后,将生态瓶置于散射光处,3—4天换一次水,小鱼就能在瓶中自给自足”,梁玉婷肯定的回答他,并叮嘱罗志成做好观察记录。
陆生生态瓶制作采取分组形式合作完成,制作步骤与水生生态瓶基本相同。4人一组,6组学生很快完成作品。第三组4位初一年级的女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将营养土垒成一定坡度,依照栽种多种植物高的在后,矮的置前原则,错落有致种下冷水花、狼尾厥、网纹草等绿植,再撒上兰色石子,摆个小公仔,一件微型盆景就此诞生。看着学生们手捧生态瓶作品,讲台前合影,开心的笑靥“梁老师欣慰地点着头,还一再强调说:“陆生生态瓶养护要点在浇水,不干不浇,浇就浇透啊。”
学生家长王先生,全程参与此次活动,玩得不亦乐乎。他说,学习了生态瓶制作原理和方法后,尤其欣赏到老师制作的诗情画意陆生生态瓶,回去后打算尝试制作一个,既怡情有可美化生活。
第四十九初级中学带对老师袁欣感慨,能带学生来参加这样手脑并用的活动,特别幸运;在这里,学生们增长了知识,学会了探究,提升了审美力,乐享了诗意慢生活。
上一篇:
武汉市地方标准“浙江楠播种育苗技术规范”“水杉大规格苗木移栽与复壮技术规程”通过专家审定
下一篇: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效益评价”课题组开展武汉-上海双边交流
地址:武汉市青山区和平大道1240号 邮政编码:430081
鄂ICP备10204082号
安备案号: 42010702000112
Tel:027-86532269 E-mail: whylky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