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园林和林业局的工作安排,在市局相关部门带领下,我所协同市园林设计院、市园林建设管理站和各所属辖区管理单位对梅家山立交、沙湖大道立交、常码头立交、琴台立交、江堤立交、盘龙立交、姑嫂树立交和航空路立交进行现场勘察。
第一批立交绿化点,除解放大道匝道和建设大道匝道不能确定准确的地点外,对其余9个站点进行了取样工作。具体情况如下:
琴台立交和航空路立交:现在正对现有绿化进行整治,还没有外进土壤,我们对原土进行采样;
常码头立交:现在已进部分客土,对客土进行了采样分析;
沙湖立交:正在进行绿化施工,对原土和客土均进行采样;
盘龙立交、姑嫂树立交和梅家山立交:截止本周一尚未动工,对原土进行了土壤样品分析;
红庙立交和江堤立交:正在进行绿化施工,对施工区域进行了土壤采样。
梅家山立交
江堤立交土壤取样
沙湖立交
航空路立交
姑嫂树立交
红庙立交
一、9座立交绿地土壤理化分析 1、梅家山立交 具体理化性质见下表检测报告,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1)土壤pH值全部超过8.0,甚至达到9.29,碱性严重;(2)土壤电导率偏小,不利于土壤养分的吸收;(3)梅家山立交的土壤除钾含量达标外,其余养分指标均达不到相关要求;(4)土壤主要为粘壤和粘土类,不适合苗木的正常生长。
由于以上几个原因,建议进行重点部位土壤局部置换。
2、江堤立交 现在正在进行土方和绿化施工,依据调查结果显示:(1)土壤pH值为中性偏碱,基本符合本土植物对酸碱度的要求;(2)土壤质地为壤土和粘壤,其团粒结构尚好;(3)存在土壤养分含量偏低等问题。
建议在绿化过程中添加有机肥和泥炭土对土壤进行培肥,改善土壤结构。
3、沙湖立交 沙湖立交主要存在的问题:(1)种植土层浅,水泥块多,并且容重偏大,透气性差;(2)pH偏碱性严重,部分原栽植的樟树已经开始黄化衰退;(3)所进客土也存在偏碱性重并且质地差等问题,甚至达到11.51。
建议在栽植的过程中严把客土质量关并对阻碍植物生长的底土进行铲除。
4、红庙立交 存在主要问题:一半的土壤存在偏碱性,最大值达到9.14;有机质含量偏低,速效养分均达到相关要求;部门土壤存在土壤粘重现象。
建议:整体土壤质量尚好,但是对土壤pH偏重区域进行局部土壤改良,施用有机肥和泥炭土培肥土壤并改善区域土壤粘重现象。
5、盘龙立交 存在问题:土壤偏碱和粘性比较大,土壤养分含量总体表现不错。
建议:添加粗砂粒或泥炭土和硫酸亚铁进行土壤改良。
6、姑嫂树立交 存在的主要问题:绿地土壤中含有一定量的砾石、石块、生活和工业垃圾,以及其它固体碎屑状物质;部门绿化区域处在原有道路面上,未对原路面进行破除,土壤深度不及1米
建议:对大树种植区域必须进行深挖,并进行局部土壤置换。
7、常码头立交 改立交绿化属于再造地形,我们对客土进行现场调查和分析,其存在巨大的问题,建筑垃圾多,死土,粘性强,土壤碱性重。
建议:必须对现有客土进行全部清除。同时由于原来是立交桥堆场,因此再建绿化过程中必须对水泥地面进行破除然后进行地形建设。
8、琴台立交和航空路立交 存在的主要情况为pH偏碱,琴台立交煤炭和沥青杂质比较多,航空路立交存在表面沙化现象。
建议:由于两座立交桥绿化区域均比较小,栽植空间有限,为了便于后期的养护和管理,建议在栽植的过程中对区域土壤进行置换,采用理化性良好,养分含量充足的种植土。
三、立交绿地整体土壤主要问题及改良建议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市区立交土壤在土层厚度、理化性质和养分含量等方面不能满足植物正常生长需要,主要问题为:
1、土壤偏碱,影响喜酸树种(樟树)的生长;
2、土壤杂质多,部分区域底部水泥硬覆盖未破除;
3、土壤粘性强。
针对以上问题,具体改良措施建议如下:
(一)土壤偏碱的改良措施
1、化学改良
化学改良是一种用于大面积土壤改良的措施,主要方法是施用石膏或硫磺等,使土壤碱性得到降低。
2、施用有机肥改良
有机肥料可以提供植物需要的养分,并可中和土壤中的碱性物质和防止土壤板结,形成有机—无机团聚体,改善土壤物理性质,提高土壤自身的抗逆性,形成良好的土壤生态环境。
(二)土壤置换
土壤置换包括集中土壤置换以及穴土置换。对于建筑垃圾较多或土壤碱性较重(pH大于8.8)(《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建设行业绿化种植土标准》规定pH小于8.5《城市绿地土壤质量标准》DB4201/T3489- 2007规定小于8.0)的区域,应集中置换土壤。在需要种植喜酸性植物的位置,应进行穴土置换,开挖树穴时适量放大树穴,种植前,在树穴中填入酸性的优良营养土,以改善树穴土壤的酸碱度、透气性和土壤肥力。对于种植区域底部有水泥硬覆盖必须予以破除。
(三)土壤通气性的改良
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需要土壤具有良好的通气性,植物根部发生窒息后,会造成植物无法正常地从土壤中吸收水份和其它生长所必须的物质,从而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所以,改善土壤的通气性也是土壤改良的一个重要部分。
1、减少土壤密实度
在翻松(挖掘)土壤的过程中,掺入泥炭、碎树枝、腐叶土等,增加土壤孔隙,使土壤密实度降低,从而改善通气状况。
2、防止土壤机械密实
在堆造地形或进土施工中,尽可能地减少机械在作业过程中对土壤的碾压,同时对已完成的地形进行保护,防止人为的践踏,此外在园林铺装上,尽可能采用透气的铺装材料,从而使土壤保持自然的密实度,确保土壤气体和外界正常交换。
3、埋设人工透气材料
在种植植物时,采用加放人工透气管的方法,改善植物根部的透气性,人工透气管可用无纺布包裹通气管制成,在无纺布袋中放置一定直径的塑料管,空档处填满珍珠岩,放置于树木土球边,管长以从植物根部至地表为宜,人为地在土壤中营造出透气空间,使大气能深入到土壤中,改善植物根部的透气性。
在绿化施工中需要结合实际以及地形改造进行合理的土壤改良和置换,在土壤质地相对较好和杂质少,pH值没有超过8.5的区域建议以“适地适树”为原则,以改良和种植耐碱性树种(银木)为主。总之,在此次全市立交匝道及高架中分带绿化提档升级项目中,需要通过“改土适树”的方法,为园林植物的成活和恢复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